📢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AI 的故事是不是只属于大公司?
还是说,真正的作者——我们 从一开始就被遗忘了吗?
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冒出新的 AI 项目:有人用它生成音乐,有人让它写剧本,还有人用它分析医疗数据
AI 看起来无所不能,但当它越来越强大时,我们这些提供数据的人却越容易被忽略,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这肯定不是理想的未来,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式,让价值与权利能够回归到真正的创造者
曾经有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不少人担心“AI会取代人类”,但换个角度想,大家觉得AI 真的是终结者吗?
谷歌前工程总监 Matt Welsh 曾预测:“程序员的职业将在三年内消失” 听起来很吓人,但细看他其实在说进化
AI 也许会写代码,但人类还是要负责训练、验证、教它新技能
我觉得问题不是“会不会被取代”,我们能不能在循环里一直有位置?
这正是@PublicAI_想要解决的,它提出了人本层(Human Layer) 的概念,让人类重新回到 AI 的核心
■PublicAI 的解法:数据经济的“人本层”
既然数据来自人,就应该让提供数据的人受益,它搭了一个全球网络,上传数据的人、验证数据的人,都能拿到奖励
而且它不只盯着训练阶段,PublicAI还把人拉到 AI 输出和决策的过程里,人不只是打工,还能当监督者、合作者
■三层架构:从数据到共识
PublicAI 的生态可以被拆解为三层:
◇数据中心(DataHub):收集、验证数据,通过共识机制来保证数据合格
◇数据猎人(Data Hunter):节点运营者出算力,还能在社交平台互动,制造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区块链与智能合约层:用链上透明机制来保障公平,所有奖励与惩罚都写在链上,确保来源可追溯、防篡改
■为什么不用AI自己合成的数据?
有人觉得 AI 可以自己生成数据再训练,但研究已经证明,这样只会越来越劣化,想要靠谱、多样的数据,还是得靠真人,这就是 PublicAI 的机会
它已经有超过 100 万贡献者参与,帮客户创造了 1400 万美元收入,这些数据真实又多样,让 AI 更可靠
目前 PublicAI 已经覆盖 200 多个国家,活跃用户接近 300 万,它完成了 1000 万美元融资,得到了 NEAR 和 Solana 基金会的支持,也通过了斯坦福区块链加速器的孵化
@PublicAI_ 今年 8 月还在 Coinlist 做了代币公募,获得了十倍预期的资金认购,而它公募时的FDV仅7000 美元
和行业内的其他玩家对比,Sahara 的估值已接近十亿美元,这意味着 PublicAI 仍有十倍的成长空间,TGE 也预计在 2025 年第三季度上线主流交易所
很多人担心 AI 会抢走饭碗,但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能变成 AI 的老师、审查员、合作者呢?
未来的工作,也许不是跟 AI 竞争,而是跟它一起做事,这样人类既能留下价值,也不会被边缘化
AI 的故事每天都在写,但不该少了我们的署名,PublicAI 想做的,就是把人的价值重新写进 AI 的底层逻辑
当 AI 越来越强,我们还能不能留在核心?PublicAI 正在给出答案
#Publi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