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七月透明度報告發布:穩健實現多維增長
🔹衍生品交易量達 7,400 億美元,市佔率攀升至 11%,創年度新高🔹Launchpad、Launchpool 全面爆發,超額認購率高達 7325.60%,高峯 APR 超 4500%🔹Gate Alpha在7月份上線了超過400個代幣,空投數量及獎勵持續刷新紀錄🔹儲備金總規模達 105.04 億美元,$GT 累計銷毀超 1.8 億枚
Gate 將繼續以強勁增長拓展全球生態布局,致力於爲用戶打造更安全、高效、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完整報告詳見: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650
Movement空投啓示錄:重新審視空投策略的必要性
Movement空投意外收獲,重新思考空投策略
回顧近期的空投事件,Movement的大規模空投着實出人意料。作爲一個錯過這次機會的投資者,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空投參與策略。
我曾經制定了一套空投參與的準則:
避開測試網項目:通常測試階段的項目回報率不如主網上線後的項目。
規避復雜任務:繁瑣的任務體系往往會打消用戶的積極性,而且最終空投結果可能與任務完成度無關。
專注龍頭項目:在競爭激烈的領域中,非頭部項目的空投潛力相對有限。
然而,Movement的案例似乎打破了這些常規。
首先,Movement還處於測試網階段,按照以往經驗,這類項目很少會有大規模空投。大多數項目傾向於在主網上線或接近正式發布時進行重要的代幣分發。
其次,Movement的任務體系相當復雜,這與我們通常認爲的"大額空投"特徵不符。回顧過去成功的公鏈項目,很少有如此繁瑣的空投規則。
最後,在衆多公鏈項目中,Movement並不算特別突出。Move生態系統中已有Sui和Aptos等知名項目,按照只參與行業領先項目的原則,Movement作爲後來者似乎並不具備顯著優勢。
綜合來看,Movement集齊了測試網、復雜任務和非龍頭項目三個特徵,按照我之前的策略,我本不會考慮參與這樣的項目。
盡管如此,Movement的成功空投確實給了我一個深刻的教訓。這是否意味着我需要調整既有的策略呢?我認爲Movement的案例可能是一個特例,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並不高。
考慮到個人時間和精力的限制,盲目參與各種項目的"撒網式"策略可能得不償失。但我確實需要在某些方面做出調整,特別是對於那些投資背景強大的項目,我應該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未來,我可能會採用一種更加平衡的方法:對於特別引人注目的項目,可以考慮用少量高質量的帳戶參與,這樣即使最終項目真的大獲成功,我也不會太過懊悔。
空投參與不僅僅是理性的決策,有時也需要考慮情感因素。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在追求潛在收益的同時,也要適當考慮參與的情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