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使用稳定币付款,就像是拿现金交易一样,钱一付出去就没办法控管商品是否到货的问题,也没有退货机制及申诉管道,让很多商家与用户对稳定币应用却步。
对此,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于 4/17 推出退款协议 (Refund Protocol) ,试图提供在不需要中央平台保管资金的情况下,让稳定币付款也能拥有像信用卡一样的退款与争议处理机制。
传统解法太危险,交给第三方托管不如写进合约
一般解法是让第三方平台来代管买卖双方的资金,遇到争议时,会有仲裁者再决定钱要退还或拨给卖家。但这种方式风险很高,因为第三方等于说是可任意处理资金。
而 Circle 为了因应这项问题,因此推出 Refund Protocol,也就是:
不让仲裁者接触资金
只能在预设好的情况下按下「退款」或「付款」按钮,其他什么都不能做。
这样一来,不只能处理争议,也没有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Refund Protocol 如何运作,四阶段一次看懂
买家在付款时,不是直接把 USDC 给卖家,而是透过 Refund Protocol 的 pay () 函式把钱打进智能合约里。合约会记录收款人、金额、退款地址等资讯,把资金先锁起来。
假设货品有争议,买家可以先联系卖家处理。
卖家如果愿意,可以用合约内的 refundByRecipient () 主动退钱。假设卖家不认帐,买家可以找仲裁者介入,仲裁者可以执行 refundByArbiter () 来强制退款。
如果没有任何争议,付给卖家的资金会经过一段锁定期。在这之后,卖家就可以自己从合约里提款,不需要再经过仲裁者同意。
如果卖家等不及锁定期,可以申请提前拨款,只要愿意支付仲裁者一笔手续费。假设要提前,必须事前取得卖家的「签名同意」,确保仲裁者不能乱开价。
协议设计亮点,透明又弹性、真正做到非托管
Refund Protocol 的设计精神,就是让第三方仲裁者「无法自肥并挪用资金」,只能执行双方预设的处理逻辑。例如:
仲裁者不能把钱转到其他帐号
所有退款地址都在交易一开始就设定好
所有提款操作都要走合约流程,避免中心化操作风险
让商家与用户建立更有信任基础的交易关系。
有几点风险需要注意
仲裁者乱搞风险仍在:如果仲裁者故意乱搞,还是有可能用假帐号对退款操作攻击。所以遇到这状况,可选择可信任的仲裁机构或 DAO 来处理。
设定退款地址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有些用户是用交易所或法币入金,这时候就需要钱包或入金平台也支援 Refund Protocol 的规格。
每笔交易都要记录,会吃不少 Gas:因为每笔交易都单独纪录、提款时也要单独处理,所以比起单纯 ERC-20 转帐会贵一点。如果累积很多笔小额交易,费用可能会拉高。
可让资金赚利息:目前资金在合约中是闲置状态,但未来可以设计和 Aave 等借贷协议整合,不只用户能赚利息,甚至让仲裁者或商家也能分杯羹。
未来需扩充合约支援「智能合约钱包」:目前提早拨款签名只支援一般钱包 (EOA),若卖家是合约钱包,还需要支援 EIP-1271 格式的签名方式。
这篇文章 稳定币也能退款?Circle 新推 Refund Protocol,打造 Web3 版信用卡争议处理机制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
232k 帖子
200k 帖子
147k 帖子
80k 帖子
66k 帖子
64k 帖子
61k 帖子
58k 帖子
52k 帖子
51k 帖子
稳定币也能退款?Circle 新推 Refund Protocol,打造 Web3 版信用卡争议处理机制
过去使用稳定币付款,就像是拿现金交易一样,钱一付出去就没办法控管商品是否到货的问题,也没有退货机制及申诉管道,让很多商家与用户对稳定币应用却步。
对此,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于 4/17 推出退款协议 (Refund Protocol) ,试图提供在不需要中央平台保管资金的情况下,让稳定币付款也能拥有像信用卡一样的退款与争议处理机制。
传统解法太危险,交给第三方托管不如写进合约
一般解法是让第三方平台来代管买卖双方的资金,遇到争议时,会有仲裁者再决定钱要退还或拨给卖家。但这种方式风险很高,因为第三方等于说是可任意处理资金。
而 Circle 为了因应这项问题,因此推出 Refund Protocol,也就是:
不让仲裁者接触资金
只能在预设好的情况下按下「退款」或「付款」按钮,其他什么都不能做。
这样一来,不只能处理争议,也没有资金被挪用的风险。
Refund Protocol 如何运作,四阶段一次看懂
买家在付款时,不是直接把 USDC 给卖家,而是透过 Refund Protocol 的 pay () 函式把钱打进智能合约里。合约会记录收款人、金额、退款地址等资讯,把资金先锁起来。
假设货品有争议,买家可以先联系卖家处理。
卖家如果愿意,可以用合约内的 refundByRecipient () 主动退钱。假设卖家不认帐,买家可以找仲裁者介入,仲裁者可以执行 refundByArbiter () 来强制退款。
如果没有任何争议,付给卖家的资金会经过一段锁定期。在这之后,卖家就可以自己从合约里提款,不需要再经过仲裁者同意。
如果卖家等不及锁定期,可以申请提前拨款,只要愿意支付仲裁者一笔手续费。假设要提前,必须事前取得卖家的「签名同意」,确保仲裁者不能乱开价。
协议设计亮点,透明又弹性、真正做到非托管
Refund Protocol 的设计精神,就是让第三方仲裁者「无法自肥并挪用资金」,只能执行双方预设的处理逻辑。例如:
仲裁者不能把钱转到其他帐号
所有退款地址都在交易一开始就设定好
所有提款操作都要走合约流程,避免中心化操作风险
让商家与用户建立更有信任基础的交易关系。
有几点风险需要注意
仲裁者乱搞风险仍在:如果仲裁者故意乱搞,还是有可能用假帐号对退款操作攻击。所以遇到这状况,可选择可信任的仲裁机构或 DAO 来处理。
设定退款地址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有些用户是用交易所或法币入金,这时候就需要钱包或入金平台也支援 Refund Protocol 的规格。
每笔交易都要记录,会吃不少 Gas:因为每笔交易都单独纪录、提款时也要单独处理,所以比起单纯 ERC-20 转帐会贵一点。如果累积很多笔小额交易,费用可能会拉高。
可让资金赚利息:目前资金在合约中是闲置状态,但未来可以设计和 Aave 等借贷协议整合,不只用户能赚利息,甚至让仲裁者或商家也能分杯羹。
未来需扩充合约支援「智能合约钱包」:目前提早拨款签名只支援一般钱包 (EOA),若卖家是合约钱包,还需要支援 EIP-1271 格式的签名方式。
这篇文章 稳定币也能退款?Circle 新推 Refund Protocol,打造 Web3 版信用卡争议处理机制 最早出现于 链新闻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