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项目可持续发展之道:从空投到生态共赢的商业模式转型
Web3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空投到生态共赢
近期,加密项目在代币发行前大规模进行空投已成为常见做法。项目方希望通过免费代币吸引用户关注,为上线积累热度。然而,这种策略往往导致"昙花一现"的效果,项目热度和价格在上线后迅速下滑。用户倾向于立即出售空投获得的代币,造成市场承压、社区热情减退,项目方刚建立的用户基础随之崩塌。
虽然空投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难以转化为稳定的社区资产或产品用户。大多数项目缺乏真实的商业场景支撑,只能依靠持续发币维持用户活跃度,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价值。最终,这些资源大多流向了投机者的套利循环,反而浪费了本应支持项目发展的宝贵资源。原本用于启动生态的手段,反而成为削弱项目生命力的负担。
要突破这一困境,关键在于:项目必须成为"能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项目"。即用户获得的利益,实际由愿意付费的第三方承担。在Web3环境中,这意味着项目方不直接从用户获利,而是先给予用户福利,由其他利益相关方出资买单,实现三方共赢:用户免费获益,项目扩大影响力,付费方则获得用户、数据或品牌曝光。
构建生态闭环的三步法
对于项目方而言,如何让他人为自己的用户买单?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思考:
**明确核心用户群:**具体定义当前阶段对项目最重要的用户是谁。是主要在平台交易的资深用户?还是日常使用产品的普通用户?或是持有代币的投资者?换言之,要先确定"什么样的用户行为才算成功"。只有锁定真正能带来成果的核心用户群,后续策略才能准确定位。
**挖掘独特竞争力:**分析项目的护城河,找出难以复制的优势。可能是领先的技术实力、庞大活跃的用户社区、独特的数据资产等。问自己:"有什么独门绝技是其他项目没有但非常需要的?"只有明确自身核心价值,才能有底气让他人付费。
**寻找付费合作方:**找到最需要你这种资源并愿意付费的合作伙伴。例如,如果你拥有强大流动性,可以与新项目合作,对方用代币或资金购买进入你平台的机会;如果你运营一个拥有大量活跃用户的应用,那么其他想要用户的项目可能愿意付费通过你的渠道做空投或优惠活动。简而言之,谁缺你的优势,谁就可能成为愿意付费的合作方。
通过这三步,你可以发现"让他人提供资源惠及你的用户"并非不可能,而是一种可设计的商业模式。本质上,你是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帮助合作伙伴实现目标,合作伙伴出资惠及你的用户,形成生态闭环。这既让用户持续享受红利,也巩固了你的生态黏性。
典型案例分析
以某全球知名交易平台为例,其核心优势是强大流动性和庞大用户基础。该平台的目标用户主要包括交易者和平台代币持有者。它向新项目提出:愿意用代币或资金来换取流动性和曝光机会。平台通过特定空投活动,将新项目代币免费发放给持有平台代币或参与挖矿的用户。这种方式帮助新项目快速获得用户关注和流动性,同时给平台忠实用户带来额外收益,从而增强用户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不给普通现货交易用户做空投。原因在于,主站交易量主要由做市商提供,这些做市商本身靠流动性赚取利润。平台需要留住这些核心做市商,所以更倾向于将空投红利留给中小散户用户,通过拓展更广泛的用户群来推广新项目。这种做法符合"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理念:给散户用户免费福利,而真正出钱的是需要流动性的项目方和维护市场的做市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是某社交激励平台。其运作机制本质上是以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数据和内容参与作为吸引流量的"资产",再通过与其他加密项目合作,将这些项目的代币作为奖励发放给内容贡献者。在这种结构下,用户通过"输出注意力和话语权"来积累积分或获取空投,而真正支付激励成本的,是那些在代币发行前希望借助社交声量扩大影响的新项目方。
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典型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用户免费获益,平台承接需求,项目方为声量买单。然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存在明显的结构性风险。其核心依赖在于,平台是否具备长期占据社交注意力入口的能力。如果未来项目方有更高效或成本更优的获客方式,作为"中间撮合者"的平台价值将显著下降。
合作共赢:核心价值决定生态生命线
无论是技术型项目还是社区型项目,关键是始终守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失去让他人愿意付出的独特价值,这个模式就难以为继。"羊毛"最终还是建立在其他方看到价值并愿意付费的基础上。如果发现难以定位自身优势,就应该考虑调整方向或专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深耕。
对于项目方来说,与其一味投入资金拉升市场,不如多思考自己的资源有哪些能够与他人互换。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把外部力量引入到自己的生态中。例如,你的强大用户社区可以给其他新项目带来流量,或者你独特的数据资源可以帮助项目做决策。这些都是他人愿意拿出资金或代币支付的价值。一旦成功,你的用户享受到了实际好处,你也加固了生态黏性,合作伙伴也达成了他们的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投资者视角:更看重可持续赋能
当前加密市场炒作减少,投资人更加理性,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表现。作为行业观察者,我认为能够长期生存的项目,要么在技术或产品层面有突破(提供长远价值),要么在商业模式上有创新(提供良性循环)。能兼具两者的项目自然更具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评估项目时,应该考虑它是否具有让第三方买单的造血能力:项目能否真正让"合作方长期受益"?毕竟,只有那些能让"合作伙伴持续投入,用户长期受益"的模式,才能在这个市场中长久立足。
"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思路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指导项目经营的可行策略。它要求项目方明确自身价值、设计生态补贴机制,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构筑增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