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TEN,我是参与了一段时间了。重要在200左右站稳了脚跟。
这几天连续在200多以内。
希望是进入前面100,感觉还需要很努力。
话说 @tenprotocol 这个玩意,其实web3最需要。
很多人说Web3搞隐私只是遮遮掩掩,其实真要落到实处,难度比想象大得多。直到我看到了 @tenprotocol 的方案,才发现他们是真的动了脑子。
他们把“可信执行环境(TEE)”和“零知识证明(ZKP)”这两个本事合在一起,搞了一个非常硬核的隐私计算框架。简单讲,就是你的数据全程是加密的,别人看不到,但又能在这个状态下完成运算,最后还能保证结果可信。说白了,你的数据既不会被偷看,也不会被乱算。
这种东西,对金融、医疗这些动不动就要保护用户隐私的场景来说,简直太适合了。你想在链上搞点敏感计算,又不想裸奔,就得靠这种东西兜底。
@tenprotocol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Web3 # tenprotocol #cookiedot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