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广场十强内容达人评选
决战时刻到!距离【2025年中社区盛典】广场达人评选只剩 1 天,你喜爱的达人,就差你这一票冲进 C 位!在广场发帖、点赞、评论就能攒助力值,帮 Ta 上榜的同时,你自己还能抽大奖!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装、合约体验券 等你抱走!
详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晒出 Alpha 积分&收益
Alpha 积分党集合!带话题晒出你的 Alpha 积分图、空投中奖图,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币盲盒,积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攒分秘籍 / 兑换经验,中奖率直线上升!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链上挖矿晒收益
矿工集结!带话题晒出你的 Gate ETH 链上挖矿收益图,瓜分 $400 晒图奖池,收益榜第一独享 $200!谁才是真 ETH 矿王?开晒见分晓!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
美债利率攀升引发债务危机忧虑 加密市场承压
加密市场的震荡与美国债务危机的潜在影响
本周加密货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价格走势呈现M头形态。随着1月20日就职日期临近,资本市场已开始权衡特朗普当选后的机遇与风险,标志着近3个月由情绪驱动的市场行情告一段落。当前需要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出市场短期博弈的焦点,以便对行情变化做出理性判断。本文将从非金融专业爱好者的角度分享观察逻辑,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参考。
总体而言,包括加密市场在内的高成长型风险资产短期内可能持续承压。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债市场期限溢价扩大,导致中长端利率上升,对这类资产产生不利影响。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正在为美国潜在的债务危机进行定价。
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强劲,通胀预期未见显著加剧
分析近期价格疲软的因素时,需要审视上周发布的多项重要宏观指标。首先,美国经济增长相关数据显示,ISM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持续走高。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这预示着美国短期经济前景较为乐观。
就业市场方面,非农就业数据从上月的21.2万增至25.6万,远超预期。失业率从4.2%下降到4.1%。JOLTS职位空缺大幅增长至80.9万个。初领失业金人数持续下降,表明1月份就业市场表现有望保持良好。这些数据均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保持强劲,经济软着陆几成定局。
通胀方面,由于12月CPI数据尚未公布,我们可以通过美国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提前观察。该指标相比11月有所上升,达到2.8%,但低于预期,仍处于2-3%的合理范围内。从抗通胀债券TIPS的收益率变化来看,市场似乎并未对通胀过度恐慌。
综上所述,从宏观角度观察,美国经济并未出现明显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导致高成长型企业市值下跌的核心原因。
美债中长期利率持续攀升,期限溢价走高反映市场对债务危机的担忧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显示,过去一周内长端利率继续上升。以10年期国债为例,收益率上涨近20个基点,美债熊陡格局进一步加剧。国债利率上升对高成长型股票的负面影响超过蓝筹股或价值股,主要原因包括:
对高成长型企业的影响:
对稳定型企业的影响:
国债远端利率上升对加密货币等科技企业市值的打击尤为明显。关键在于确定在降息背景下,导致国债远端利率上升的核心原因。
国债名义利率计算模型为:I = r + π + RP
其中,I为国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π为通胀预期,RP为期限溢价。实际利率反映债券真实回报,不受市场风险偏好和风险补偿影响。通胀预期通常通过CPI或TIPS收益率观察。期限溢价反映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补偿需求。
前文分析表明,当前美国经济短期内保持稳健,通胀预期未见明显上升。因此,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并非推动名义利率上升的主要因素,问题聚焦于期限溢价。
观察期限溢价可选用两个指标:ACM模型估算的美国国债期限溢价水平和美林美债选择权波动率(MOVE指标)。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期限溢价明显上升,是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的主要因素。MOVE指标近期波动不大,表明市场对短端利率波动风险不敏感,对美联储潜在政策变化并未做出明显风险定价。
期限溢价持续走高表明市场对中长期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担忧,焦点集中在财政赤字问题上。可以确定,当前市场正在为特朗普上任后潜在的债务危机风险进行定价。
未来一段时间内,观察政治信息和利益相关者观点时,需要考虑其对债务风险的影响方向,以便更准确判断风险资产市场走势。例如,特朗普宣称考虑美国进入国家经济紧急状态的消息,可能放大了贸易战影响的担忧,但关税收入增加对美国财政收入是正向影响,因此影响可能不会十分剧烈。
相比之下,减税法案的推进情况以及政府开支削减方案才是整个博弈中最值得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些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