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全球企業瘋買 70 萬顆比特幣!微策略 Saylor:別搞質押,直接把 BTC 證券化
微策略 (Strategy) 創辦人 Michael Saylor 再度受訪表示重申比特幣的重要性,這次他針對企業結構、執行長人格特質來分析使用比特幣的因素。其中他也反對把比特幣拿去「質押」,更表示現在公司能做的就是把「比特幣證券化」。
為何比特幣對企業來說是「救命解藥」
Saylor 把現今的企業財務狀態形容成「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而比特幣就是那「拯救患者的胰島素」。他指出:
使用短期美債作為企業資產僅能年化提供 2-3% 的報酬
但實際成本卻高達 10-15%
等於每年虧損 10%
相較之下,比特幣長期平均報酬率都遠超於企業經營的「資金成本」還要高,是百年來企業首度擁有一種「可以真正保值、增值」的資產選項。
採用比特幣標準的執行長有什麼特質
Saylor 表示:「會考慮比特幣標準的執行長,不是因為想創新,是因為沒得選。」他舉例在疫情期間被迫停業的瑜伽業者、被科技巨頭壓垮的中型企業,他們是典型的「沒有退路,只能賭一把」。
「比特幣讓這些沒有退路的業者們,激發出勇氣來為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賭一把。」Saylor 強調。
董事會常會是阻力,但執行長若有決心就能翻轉
Saylor 分享,企業要實施比特幣標準的關鍵三人是
執行長
財務長
總法務顧問
「有時候只要一個董事反對,就會全盤停擺。」他建議,如果董事會成員無法理解,就該被替換掉。
不只美國,全球企業也大舉進場
根據 Bitwise 數據,目前已有約 80 家公開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總計近 70 萬顆,市值約 570 億美元。
而日本的 MetaPlanet、香港的明智科技也正積極加入持幣企業行列,反映這股趨勢正跨越文化與地理界線。
比特幣證券化成關鍵,不需要參與質押機制
Saylor 表示自家公司的定位就是「比特幣財務公司」,透過發行各種:
證券
可轉債
優先股
權證
來吸引不同風險承受度的投資人。他強調:
「比特幣本身就是高價值擔保品,不需要透過複雜的 DeFi 或質押機制就能產生收益。」
面對「比特幣當交易媒介」說法,Saylor 稱做資本保值就夠了
對於 Jack Dorsey 主張比特幣必須成為交易媒介才能成為主流,Saylor 認為:
「黃金、房地產、藝術品這些都不是交易媒介,卻能產生數兆美元的價值。比特幣作為資本儲值就足夠了。」
不論國家、企業還是個人,最沒退路才會採用比特幣
雖然捷克央行等機構已公開表態有意持幣,但 Saylor 強調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個人,「一定是最絕望又沒退路的人,才會採用新標準。」
他指出國家單位的進場速度會比企業慢得多,但這場資本保值大戰已經開打。
比特幣不只是財報選項,是資本時代的總舵手
最後他表示,對於企業來說,持有比特幣不是為了「投機致富」,而是為了不被通膨與資本折損吞噬。而比特幣標準是關於主權、穩定與自由的新契約,這場契約將由最有勇氣的企業家們率先簽署。
這篇文章 全球企業瘋買 70 萬顆比特幣!微策略 Saylor:別搞質押,直接把 BTC 證券化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