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User-af80703f
vip
幣齡7.6年
最高等級8
用戶暫無簡介
主持人問孫哥:你會把錢放在名譽前面,還是把名譽發在錢前面?
說:我對錢和名譽都不看重。我比較看重使命…
elon musk聽了,哈哈一笑
ELON-4.85%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主持人問:你怎麼看待大家叫你“孫割”?
:分配給我的!
言外之意很無奈…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對於有100萬以上資金閒錢的人來說,幣圈最大的機會,感覺還是在btc上。
確定性才是最核心的壁壘和門檻。
確定什麼?
確定能拿住!
$btc
BTC-2.5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想寫寫最近的成長和收獲:
1)“口袋裏的資產在縮水,大腦中的認知在充盈”
這是一種神奇的體驗。
我最近就在體驗這種感受。
犯錯、損失在情緒上必然是痛苦的。
在痛苦之後,如果能去反思、總結,記錄下來,去挖掘背後的意義,把它轉換成成長的經驗。你就會產生那種“苦澀背後的微甜”的奇妙感覺。
做個類比:失敗挫折其實就像ai大模型訓練一樣,這些經歷都是“投喂認知/算法的養料和素材而已”,每一次經歷的痛苦,其實都是在強化、優化、訓練你的認知模型和直覺判斷的過程。
這個過程無法跳過,無法省略。只能說去優化,盡可能用最小的錯誤,增長最大的收獲。因爲一切的成長和洞察,離不開真實場景的壓力,就好比遊泳,站在岸邊永遠無法學會,成長來源於壓力。
2)聰明人總容易掉進正確的邏輯陷阱
我最近天天在體悟祛魅的真義。那天kanyewest發幣, #yzy 又加深了我對祛魅的理解。我還在羣裏用略顯誇張的排比手法說:
對trump祛魅,對elon musk祛魅,對偶像祛魅,對美女祛魅,對全世界祛魅!
補充一點:好要對【正確的邏輯祛魅】。
聰明人最容易犯的大錯和踩的巨坑,就是容易邏輯自洽。
我最近一段時間,就因爲邏輯自洽,就因爲我太聰明了,然後犯了一個大錯誤,虧損了數百萬。
舉個最典型的邏輯自洽陷阱:
跳開框架去進行深化,或者可以表達爲,“脫離語境/大環境下的邏輯鏈證明”。
用xy軸舉例,假定一個事情,首先需要在橫向上成
YZY-4.45%
TRUMP-0.58%
ELON-4.85%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short trump familyvip:
好羨慕你們,能打這麼多字。有才華真好
賺錢這件事,要學的東西比較多。而時間有限,得找那種有持續複利的東西去深耕,最終槓槓才是最大的。
拿期權舉個例子:
朋友讓我學習期權,提到一個觀點,很常識,但是也很大道至簡!
1)meme的經驗是否在不同行情下,都能產生複利(類似賣保險一樣,可以喫經驗的複利紅利呢?);還是說,變化很快,此一時彼一時,去年的經驗在今年就是負資產,甚至上一個月的玩法已經不適配這個月的玩法了;
2)而期權,是金融世界裏非常成熟的玩法了,一旦真正了解、學習、深化,精通之後,可能就像掌握了騎自行車,遊泳一樣,成爲一輩子的複利!就是這份認知沒有保質期。
3)此外,如果我們說,賺錢最終看的就是一個人的競爭優勢,那麼很顯然,在幣圈,懂期權的人應該是比較少數的,這本身就是一個門檻壁壘,高門檻的東西,掌握了期權的人,形象比喻就好比《凡人修仙傳》裏,a和b都是結丹初期的修士,可是b有了某個工具/法器,哈哈哈。打起架來,搶奪一些機緣的時候,b肯定就比a有優勢了…哈哈!
感覺有些道理。
學“騎騎自行車”,別學“開飛機”。前者用的次數多,後者可能人生也就一次體驗而已。
MEME-1.9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1)時代變了你沒變(上一輪的經驗,在這一輪可能反而是負資產)
2)雷聲大雨點小(賺錢的遠遠沒有那麼多,大部分是虛假繁榮)
3)別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每一個持續拿到結果的人,背後都有遭受毒打的時刻,這是常識,是必經之路)
4)看到別人賺錢,心力不是滋味,從進化心理學上來說,叫做產生了相對剝削感!所以難受情有可原。
但是一味難受,甚至演變爲對他人的嫉妒和抹黑,那就很沒有意義也不是東西了。
重要的是,要自問,要反思,你是否具備十足的競爭優勢嗎?
如果沒有,憑什麼你能賺錢?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祛魅、不心存幻想、尊重常識,是幣圈生存最重要的基本修養。
1)祛魅。
大IP不一定就愛惜羽毛,在錢面前,反而比常人更貪婪,他們的生態位就是來割你的,而不是來給你扶貧的;
2)不心存幻想
指望老虎把喫到嘴裏的肉拿出來,仔細切細炒成一盤更美味的菜帶你一起喫?那真的不適合混幣圈了,你太單純了!活不下去。
3)尊重常識
常識1:有速度的熱點幣才是機會。速度跟不上的熱點幣都是陷阱。如果錯過了時間,一律當作陷阱而非機會看!
常識2:熱點幣不存在2段,如果有2段,那叫做炒冷飯,不好喫。
IP-1.39%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錢是附庸品,經驗是內嵌物。
a的錢可以瞬間轉移成爲b的錢。
但a的經驗無法轉移成爲b的經驗。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在投資這件事上,沒有人能替你承擔風險,也沒有人能替你獲得經驗。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真正的投資高手,都是哲學家。
他們賺的不是市場的錢,而是認知差的錢。
而認知差的本質,就是對人性、對常識、對風險的理解深度。
尊重錢。尊重常識。尊重每一個持續拿到結果的人——要相信,他們一定有幾把刷子!
把高手的結果一律當作是對方實力得來的,而非運氣得來的,對學習者更有意義和價值。
而對於高手本人,更多把成功歸咎於運氣,會對自己更有意義和價值。
請細品。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1)找到屬於自己的均衡。
2)祛魅的本質是直抵真相。
3)一切的美化都是因爲沒有看到事物的本真。
4)可見人間清醒是多麼重要的能力。
一些常識性的真相:
這個世界是一個草臺班子。
別人都賺錢就你沒賺錢——怎麼可能。
你以爲偶像真的都會愛惜羽毛——很多時候並不。
神都是想象和美化出來的,都是場景下的特定存在。
一旦抽離出場景,切換一個場景,你會發現“不過如此”甚至令人“大跌眼鏡”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似乎親臨其境帶來的觀察,思考,總結,才會真正深刻且有力度。
比如戀愛,你可以靠閱讀言情小說去真正感受嗎?
比如投資,你可以不上倉位去進行真正深刻的思考與復盤嗎?
隔岸觀火是否可以產生真正的洞見,我對此有些存疑。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成熟的投資者:
1)要敢於嘗試。
機會總是夾帶着風險的,像帶刺的玫瑰,你不能又想貪戀玫瑰的美和清香,卻又完全不願意冒被扎手的風險,這種既要又要的心態,不現實;
2)要敢於止損。
爲認知買單,錯了,虧了,感覺不對了,就大方承認虧損,認輸離場,總結好了。千萬不要心存幻想,千萬要祛魅。
大部人要麼被市場教育得沒有了嘗試的勇氣,要麼是一腔孤勇但是不會及時止損,損失慘重。牛逼的,永遠是既有參與不確定性的勇氣,又有及時止損的魄力!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市場上的幾種玩家:1)敢於嘗試+敢於上倉位+但是不會止損/缺少止損的勇氣和習慣=結果容易虧得更多
2)過度謹慎+機會降臨卻唯唯諾諾完全不敢上=不太會虧錢,但是也賺不到什麼錢
3)敢於嘗試+也敢於及時止損/不心存幻想=不保證次次贏但是最終賺錢的概率會更大
很多人有1(嘗試)無2(止損);很多人則幹脆參與的勇氣都沒有。這也難怪,賺錢的總是一小部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熱點盤必備素養:
1)一定要快,如果不是最早入的,就寧願錯過;
2)當形勢不好的時候,一定不要心存幻想,一定要敢於及時止損割肉;
3)99%的情況下,你心存幻想,結果都會是墨菲定律,最終會以更大的損失離場,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的情緒——投資,關係,你去看,無不如此,人生方方面面都可以給到你類似的教訓和案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關於幣圈賺錢的幾個比喻:鯊魚的嗅覺+烏龜的耐心+章魚的反脆弱性+獵豹的執行力
1)對於機會,要像鯊魚,必須能快速識別血腥味在哪裏,速度至上!對機會要非常非常非常敏感,必須敏感到;
2)更精準說,是要具備識別機會信號的能力,往往在機會剛萌芽的時候,只有信號的時候,你就識別到了才行,而不是人人都知道這是個機會的時候,你才下手,所以嗅覺必須靈敏,像狐狸,或者像鯊魚;
3)在耐心上,在等待機會上,又要學習烏龜的耐心,像個王八一樣,得耐心等到真正的機會,大機會的來臨;
4)在韌性上、反脆弱性上,還要像章魚一樣——章魚如果失去一條觸腕,可以再生長出來——從自己的珠穆朗目上跌落,你還可以再次登上山頂,就像最牛逼的btc一樣,一次次跌到谷底,又一次次攀登上更高的封頂!
5)在執行力上,你還要像獵豹一樣,機會來臨時,果斷一擊!而不是磨磨嘰嘰,猶猶豫豫
你看,要賺錢,哪有那麼簡單,綜合競爭力強才是王道!
TURBO-0.84%
BTC-2.54%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